大學生畢業后有許多流程就業創業相關的政策與法規,現在最新的大學生就業政策和法規是什么呢?小編整理了大學生就業政策和法規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中國加入WTO也給我們大學生的就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不知不覺我們已在大學中度過了三個初秋,一年后走出大學校門我們就要向紛繁復雜的社會經濟生活邁進,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是我們不可否認的事實。社會需要、市場需要和自身價值就是就業選擇的方向。充分分析自身價值額所學的專業方向及優勢,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一個職業的前途是與社會需要息息相關的,只有準確把握社會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選擇的職業才有發展潛力,個人在職業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會增值,個人才能獲得比較大的發展空間,自我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障。我們要時刻準備著,不斷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優勢,給自己的未來加大籌碼。
我們要時刻把握:
一 、 重視自我發展和職業前途
網絡工程專業分析
二 、多途徑關注市場和社會需要
只有市場和社會有需求我們才有可能將自己推銷出去,我們是出于供應狀態,沒有需求或者沒有銷售渠道我們還是沒有用武之地的。社會不斷變化,市場需求也隨之不斷波動;那么各個領域的發展也是出于活動中的——這就好比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同時信息的搜集變得更為重要,因為它能幫助你更好地判斷自己的方向,要學會怎樣建立自己的信息網。朋友資源成為我們最富有的資源,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業,信息的交流可以彌補彼此對社會和市場需求的了解。有效的利用網絡資源,相信網絡的傳播力量是任何方式無可比擬的,但同時我們要清醒的去選擇和過濾信息,也要增強自己的防范意識。
三 、把握細節,注重個人形象
社交禮儀是我們找工作的敲門磚,初次見面我們都不會對別人的個性、思想有太多的了解,唯一能使我們留下深刻影響的就是個人外貌形象。一個小小的關門、答謝方式都是我們個人品質的體現。有時一個無心的舉動也許會降低我們在別人心中的印象,給我們的就業添了一道坎。深入細化每個就業領域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做好面試前的各種準備,把握每一個機會,讓自己應在細節。面試回答問題時要把握以下幾點:
1、清晰地介紹自己的情況,表情從容,口齒不一定伶俐但要清晰
2、只講正面的事,避諱的事不要提
3、列舉具體事例并盡量簡明扼要;卮饐栴}時一般不超過三分鐘,面試時應結合招聘單位的情況和個人的特長,盡量避免冠冕堂皇的空話;卮饐栴}時應把握實事求是,無需夸張的原則。
四 、樹立良好的心態
“心態決定一切”,懷著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身邊的每一件事,我們將有不同的收獲。首先,我們要摒棄依賴心理,戰勝自己的惰性。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非要等到事情來臨的時候去解決,毫無提前防范和預先準備的意識。正是這種懶惰心理的存在阻礙了我們思想轉換的實現,讓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慢別人一步。其次,我們要時刻懷揣信心,消除了自己的惰性心理我們就讓信心來給我們的行動保駕護航。無論是面對生活、學習、工作,我們都要投入十足的精力,如果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就開始垂頭喪氣,感覺到無比的負擔壓在肩上——我們要轉化壓力為動力,沒有什么事情是我們解決不了的。在學習中我們要有信心,對我們畢業能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更要有信心,不然何談找到稱心的工作。最后,我們要學著去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能更快更好的適應不同的環境。初入工作場所一定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我們要以輕松的心態去接受新事物。
一、鼓勵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1. 國家對鼓勵中小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有哪些政策措施?
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2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4〕2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35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4號)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等文件規定:
(1)對招收高校畢業生達到一定數量的中小企業,地方財政應優先考慮安排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并優先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
(2)對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當年新招收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總數30(超過100人的企業達15)以上,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可按規定申請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并享受50的財政貼息。
(3)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的,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經費申請、科研成果或榮譽稱號申報等方面,享受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同類人員同等待遇。
(4)對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
2. 國家對引導國有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有哪些政策措施?
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2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4〕2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35號)和《關于做好2013-2014年國有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資廳發分配〔2013〕37號)等文件規定:
(1)承擔對口支援西藏、青海、新疆任務的中央企業要結合援助項目建設,積極吸納當地高校畢業生就業。
(2)建立國有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推動實現招聘信息公開、過程公開和結果公開。
(3)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除涉密等特殊崗位外,要實行公開招聘,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信息要在政府網站公開發布,報名時間不少于7天;對擬聘人員應進行公示,明確監督渠道,公示期不少于7天。
3. 企業招收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享受什么優惠政策?
按照《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專項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社〔2011〕64號)規定,對各類企業(單位)招用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與之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為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企業(單位)和個人應繳納的其他社會保險費。
根據《就業促進法》有關規定,就業困難人員是指因身體狀況、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難以實現就業,以及連續失業一定時間仍未能實現就業的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的具體范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規定。
企業(單位)按季將符合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條件人員的繳費情況單獨列出,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申請材料應附:符合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條件的人員名單及《身份證》復印件、《就業創業證》復印件、勞動合同等就業證明材料復印件、社會保險征繳機構出具的社會保險費明細賬(單)、企業(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等憑證材料,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后,財政部門將補貼資金支付到企業(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4. 企業為高校畢業生開展崗前培訓享受什么優惠政策?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4〕22號)、《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專項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社〔2011〕64號)等文件規定,企業新錄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6個月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6個月內由企業依托所屬培訓機構或政府認定的培訓機構開展崗前就業技能培訓的,根據培訓后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情況,按照當地確定的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一定比例,對企業給予定額職業培訓補貼。
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前,需將培訓計劃大綱、培訓人員花名冊及《身份證》復印件、勞動合同復印件等材料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培訓后根據勞動者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情況,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職業培訓補貼。申請材料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后,財政部門按規定將補貼資金直接撥入企業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企業申請職業培訓補貼應附:培訓人員花名冊、培訓人員《身份證》復印件、《就業創業證》復印件、勞動合同復印件、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等憑證材料。
對小型微型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按規定開展崗前培訓的,各地要根據當地物價水平,適當提高培訓費補貼標準。
5. 高校畢業生從企業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后工齡如何計算?
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等文件規定,高校畢業生從企業、社會團體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其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并為連續工齡。
6. 高校畢業生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就業可否在當地落戶?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4〕2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35號)文件規定,要簡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程序,消除其在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單位之間流動就業的制度性障礙。切實落實允許包括?粕趦鹊母咝.厴I生在就(創)業地辦理落戶手續的政策(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
省會及以下城市要放開對吸收高校畢業生落戶的限制,簡化有關手續,應屆畢業生憑《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或勞動(聘用)合同辦理落戶手續;非應屆畢業生憑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聘用)合同和《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辦理落戶手續。高校畢業生到小型微型企業就業、自主創業的,其檔案可由當地市、縣一級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保管。辦理高校畢業生檔案轉遞手續,轉正定級表、調整改派手續不再作為接收審核檔案的必備材料。
7.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如何保管?
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4〕90號)、《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定》規定,流動人員檔案具體包括: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聘用人員的檔案;辭職辭退、取消錄(聘)用或被開除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檔案;與企事業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聘用)關系人員的檔案;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及中專畢業生的檔案;自費出國留學及其他因私出國(境)人員的檔案;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的中方雇員的檔案;自由職業或靈活就業人員的檔案;其他實行社會管理人員的檔案。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實行集中統一、歸口管理的管理體制,主管部門為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接受同級黨委組織部門的監督和指導。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具體由縣級以上(含縣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以及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授權的單位管理,其他單位未經授權不得管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嚴禁個人保管本人或他人的檔案?绲貐^流動人員的人事檔案,可由其戶籍所在地或現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管理。
高校畢業生到具有檔案管理權限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就業的,由單位直接接收、管理檔案。到無檔案管理權限的單位(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就業的,可由各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負責提供檔案管理等人事代理服務。高校畢業生離校時沒有就業的,檔案可由學校統一發回原戶籍所在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保管。檔案不允許個人保存。
2015年1月1日起,取消收取人事關系及檔案保管費、查閱費、證明費、檔案轉遞費等名目的費用。各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應提供免費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基本公共服務。
8. 什么是人事代理?
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可在規定業務范圍內接受用人單位和個人委托,從事下列人事代理服務:(1)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2)因私出國政審;(3)在規定的范圍內申報或組織評審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4)轉正定級和工齡核定;(5)大中專畢業生接收手續;(6)其他人事代理事項。
9. 高校畢業生怎樣辦理人事代理?
按照《人才市場管理規定》有關規定,人事代理方式可由單位集體委托代理,也可由個人委托代理;可多項委托代理,也可單項委托代理;可單位全員委托代理,也可部分人員委托代理。
單位辦理委托人事代理,須向代理機構提交有效證件以及委托書,確定委托代理項目。經代理機構審定后,由代理機構與委托單位簽定人事代理合同書,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立人事代理關系。
10. 高校畢業生如何與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蛘咭云渌x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 |
![]() |
川公網安備 51190202000010號